华宇_华宇平台-华宇中国代理加盟「官网」玻璃因其透明、长期稳定、耐候、耐用、以及可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等特点而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和信息科技领域。但对许多用途而言,玻璃本身并不完美。对用于建筑外维护的门、窗、玻璃幕墙,一方面玻璃本身对远红外的低反射特性会导致寒冷地区大量室内热能向外传递损失而降低建筑的保温性能,另一方面玻璃本身对近红外的高透过性会导致炎热地区大量的太阳热能进入室内而大幅增加空调致冷能耗。随着能源日趋紧张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物对地球大气层的破坏,建筑能耗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先后纷纷制定建筑节能法规,采取对策。为改善玻璃性能而兴起的玻璃镀膜加工工业在过去四十年得到了飞速发展。
经过多年演变和实际应用, 低辐射镀膜玻璃被证明是当今最好的建筑节能玻璃。通过在普通玻璃表面镀低辐射膜而改善其性能,有效限制红外光透过, 充分降低玻璃两侧的热交换, 使其与普通玻璃和传统镀膜玻璃相比, 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光学性能和环保性能。低辐射镀膜玻璃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中, 特别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低辐射镀膜本身随着研发的深入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 不仅满足建筑设计潮流审美的需要,
四十年前,用于建筑的镀膜玻璃得不到专业设计人员的考虑,因处于廉价能源时代,没有市场驱动力, 玻璃镀膜工艺和设备也有待开发。1965年以后,大板面玻璃镀膜加工因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出现逐步得到了发展。Libby Owens Ford(LOF)建起了第一条大规模真空镀膜生产线。之前,建筑玻璃的镀膜要么采用需要将玻璃基片加热的气相沉积法,该法会引起玻璃变形,要么采用化学沉积法,该法生产的膜层均匀性差,耐久性也不好。LOF创新的立式电子束气化镀膜机可大批量半连续化生产大至3。该设备一直运作至1980年代初, 直到生产成本更低的新工艺出现。1973年,Airco发明了磁控溅射镀膜工艺。1977年10月, Airco为Guardian公司建造了第一条磁控溅射镀膜线年代中期,全世界有超过35家工厂采用美国Airco公司和德国Leybold公司的磁控溅射镀膜线进行大板面玻璃镀膜加工。目前,全世界的磁控溅射镀膜线已经不计其数了。搜寻高透光低辐射膜层的工作1970年代就开始了。欧洲的Interpane试验了金基膜层。铜基膜层也进行了尝试。虽然是成功的,但这些膜层都存在一些问题。1982年,Guardian
公司率先推出了银基低辐射膜层。1983年,Cardinal公司向北美最大的木窗公司Anderson Windows力推低辐射镀膜玻璃。Anderson公司的采用推动了Low-E玻璃的生产。之后,Low-E玻璃逐渐成了优级窗的标准配置。1987年,LOF推出了在线Low-E镀膜玻璃产品。在线Low-E膜的辐射率比磁控溅射Low-E膜高,因而节能性明显较差。 Airco于1987年发布了其创新的双银Low-E镀膜, Cardinal认识到其市场潜力, 开始扩充其镀膜线年推出高性能的双银Low-E玻璃产品Low-E2。最近三四年,Cardinal又推出了性能更高的三银Low-E玻璃产品Low-E3,PPG等公司也推出了类似产品。现在,欧美国家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采用Low-E玻璃已很普遍了, 高性能的双银和三银Low-E玻璃更多地用于居住建筑。经过多年的演变,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大板面玻璃镀膜加工工业中占据着垄断地位, 用该工艺生产的银基Low-E玻璃品种丰富性能突出,已成为建筑节能玻璃的主流。经科学设计的多层复合低辐射膜结构可有效克服建筑玻璃本身的性能弱点,使其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适用于各种气候地区营造冬暖夏凉、明亮舒适的室内空间。
在国内,中国南玻集团于1980年代中期介入玻璃镀膜加工产业,先后引进了多条美国Airco和德国Leybold公司的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
, 早期以生产热反射镀膜玻璃为主。 1997年,南玻集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低辐射镀膜玻璃, 即单银Low-E玻璃, 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双银Low-E玻璃、可弯钢化Low-E玻璃等建筑节能玻璃产品,成为国内建筑节能玻璃的龙头企业,截止2008年,南玻集团Low-E中空玻璃的实际产能已达到年产1200万m2的规模。目前,南玻集团的Low-E玻璃不仅已成为国内建筑玻璃的首选,而且得到了国际建筑市场的广泛认可,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冰岛、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地。并根据市场需要和接受程度不断推出新产品系列,满足当今节能建筑玻璃多样化、个性化、高性能化的需